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iaoshuo199.com

第245章 借粮借了个寂寞(1 / 2)

加入书签

何天和河间王的冲突,较原预计的来的更快。

张方所部,出雍州、入司州后,就开始掳掠了。初初的时候,动静还不算太大,对地方的骚扰,还不算太厉害,而且,也似乎“有所为、有所不为”,譬如,经过新安、硖石的时候,就大致没咋骚扰地方。

但随着战事的发展,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张方所部,行军的速度,并不算快,并不急于第一时间赶到洛阳,这是因为,李含一死,河间王就出兵了,远较成都王为早,如果赶路赶的太急,到达洛阳的时候,成都王的军队,还在半路,甚至还没有完成集结,那岂非就变成了河间、长沙单打独斗了?

那可就不大划算了呀。

另外,因为出兵比较仓促,后勤来不及作充分的准备,若赶路赶的太急,粮草必然接济不上,只好走走停停,等后方的粮草一批批的运上来。

这也是为什么愈往东走,抢掠的次数愈频繁——愈往东走,愈需要以抢掠补充军粮。

“因粮于敌”嘛。

当然了,就算没有以上因素,抢掠也是不能免的——这是张方带兵的一贯做派,甚至可说是其个人的爱好。

张方出身贫贱,打大头兵干起,以材勇得幸于河间王,迁兼振武将军,其禀性残暴,用兵狠辣,讨擒夏侯奭之役,便曾大掠始平,一口气屠掉了七、八条村子。

行军速度慢,算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带来了一个重大的副作用——给了长沙王较为充分的反应的时间。

行至洛水之滨的宜阳之时,张方接报,长沙王遣皇甫商带兵西出,迎击河间王来犯。

张方即命:再探!务必搞清楚来敌数量!

同时传令:就地扎营,严阵以待!

洛阳是四战之地,本身除了城墙高厚,无险可据,前出迎敌,本是正办,但收到关于皇甫商所部数量的报告后,张方放下心来:才一万多人嘛!

俺南路、北路加起来,可是七万大军!且都是雍秦精兵!

长沙王的实力,确实有限。

长沙王掌握的兵力,以宿卫兵为主,宿卫兵本是帝国精锐,但此时之宿卫兵,已非元熙以及元康初年的宿卫兵可比了。

赵王篡代之时,编制上,宿卫兵是满员的,战力上,亦足够精锐,赵王用以对抗齐、成都二王的,就是这支齐装满员的精锐之师。

但是,北线、南线先后溃败之后,这支精锐之师变成了以下模样:

南线的三路——

孙辅部,原有七千,鲜卑劫营,主将“夜惊”,携少数亲信逃回洛阳,所部大部溃散,小部被张泓收拢。

张泓部,原有九千,赵王伦去位,主将单马归于繁昌琼苑,所部成建制降于齐王,之后,大部被原地遣散。

司马雅部,原有八千,赵王伦去位,主将不知所踪,所部尽数星散。

北线的两路——

孙会、士猗、许超部,原有三万,许超部被调回洛阳;孙会部被袭溃散;士猗不能独存,回撤的路上,所部近半星散。

孙髦部,原有六千,与孙会部同时被袭,同时溃散。

另外,“为三军继援”的赵王伦二子——馥、虔部,原有八千,老爹去位,主将单马逃回,所部尽数星散。

也即是说,出洛阳的兵,拢共六万八千;回洛阳的兵,不过一万出个小头。

本来就没剩多少,齐、长沙二王,洛阳城内,大战三日,又死了好几千。

因此,长沙王拼拼凑凑,给皇甫商拿出来一万多人,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张方不是没想过长沙王前出迎敌的可能,但前出至宜阳,距洛阳足有一百二、三十里路,还是颇出张方的意料,不由就有点手足无措——

别的不说,军粮未足呀!

对方实力虽弱,毕竟是正经开战,不比从容行军,后勤的压力,倏然增大了!

于是,不能不打宜阳最大的地主的主意了。

宜阳最大的地主是谁呢?

是一个叫绿珠的小娘子。

这位小娘子,曾是谁的、现又是谁的禁脔,天下人皆知也。

于是,张方的一个姓张的主簿上门,向卫将军“借粮”。

卫将军本人自然不在宜阳,接待张主簿的,是个姓蒯的坞主。

蒯坞主很客气:“河间王德泽广布,张都督威名远播,我们不敢不奉承,这样罢,我先斩后奏,替敝上作一回主,报效军粮三百斛,请笑纳!”

张主簿大笑而不纳:

“三百斛?三千斛都太少了些!”

此君是张方的一个族叔,平日里假族侄的威风,横行贯了的;另外,毕竟是打西北过来的,对卫将军的名声,没有那么敏感。

蒯坞主陪笑,“今年天时古怪,收成不好,主簿也是晓得的……”

张主簿伸出一只手,叉开五指,“五千斛!”

“主簿,你这不是为难我嘛!”

“五千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