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iaoshuo199.com

第92节(2 / 4)

加入书签

豫来犹豫去的,王姝还没有耽误事儿。实验再麻烦,该做的事情一样不能少。不过可以视具体情况分清楚主次,今年的主要任务还是水稻的定向培育。

只有将稻种的优良性能稳定下来,第十一代良种才能更新成十二代。

说到这个,王姝还得回去清河镇一趟。

清河镇私宅里储存的所有数据,必须要搬过来。王姝的记性再好,也记不住所有的内容。水稻定向培育计划去年就做好了,今年实际操作时,要根据试验田和气候的现状做科学的调整。至于麦种的实验数据,王家杂事太多,王姝一直没时间去做分析,必须抓紧才行。

这厢王姝一头扎进实验中,随州这边,萧衍行看到信件内容都气笑了。

修长的手指捏着笔杆子,咔嚓一声轻响。

等他轻轻放下来,笔杆已经断成两节。他将信放桌上站起了身,光从纱窗照进来,照着他半张侧脸,那俊秀的五官仿佛被笼在一层烟雾中。

许久,他轻轻唤了一声:“莫遂。”

莫遂大多时候在门外随侍,听见动静立即推门进来。

“吩咐袁嬷嬷早早布置一下。这边的事情料理完,我也该回凉州了。”

“布置?”布置什么?莫遂愣了一下。

等被自家主子冷冷地扫了一眼,他立即低下了头。其实不管主子要袁嬷嬷布置什么东西,他只管将主子的吩咐递到便是。其他的,且叫袁嬷嬷自个儿揣度去吧。

这么一想,莫遂应诺下去办了。

……

远在凉州的王姝还不知这边发生的事情,萧衍行那头都知道了。她如今一边忙着通宵达旦地看资料、做实验分析,一边还得处理各地寄来的信。

王家的事情,她虽不需要事必躬亲,但发生了什么事她是必须要清楚的。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她竟然收到了来自京城的信。

寄信的人也令人惊讶,竟是跟她没有多少交情的王如意。

王姝将信翻了翻,其实也能理解。毕竟王如意已经被温家逐出了家门,背后彻底没了娘家的支撑。王姝给了她王这个姓氏,又与她拜了姐妹,她铁定会抓牢王家这根救命稻草的。

打开了信,里头写的并不长。但王如意还算是字字句句写的真诚。

她先是将自己的现状告知了王姝。并认死了王家这个娘家。保证自己在宫中行事会注意分寸,不会给王家惹事。在信的末尾稍稍提了一句,让王姝莫忘了将她记入王家族谱的事。她在信里赌咒发誓了,往后王家会是她的娘家,她自会将王姝当亲生的姐妹、王玄之当做亲生兄弟去看待。

如今她孤身一人在京城,处境不算艰难。但她会抓住一切机会往上爬。她请王姝放心,自己心里有数的。若是将来没有闯出名堂,她自不会以王家姐妹的名义伸手问王家要东西的。若是当真出了什么事情,她也不会拖累王家的。就来这一封信给王姝,是想请王姝记得与她保持通信。

王姝笑了一声,倒也没有说什么。命人又给京城送了一箱银子。

而早在王姝启程回凉州之前,京城这边便大范围的冻起来。四月中旬时,大理寺受理了一桩工部江员外郎女眷状告江南官员截杀京官的大案,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个地方官员,胆敢截杀朝廷派遣南下治水的京官。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究其根本,不敢深想一时间,谣言四起。朝堂内外议论纷纷,各种猜测不绝于耳。

有人声称,出事的不仅仅是一个工部员外郎,治水的主力,从三品工部侍郎程明思已经失踪多日。他的三个学生生死不知。江南水患极为严重,祸及三个州。大批的农田村庄被冲毁,且赈灾款迟迟不到,灾民们生不如死。

更有声称来自江南的读书人在京都的学习巷、诗社大肆宣扬江南灾情,煽动言论。全京城的学子们最是热血,纷纷被此事激怒。纷纷口诛笔伐,要求朝廷务必给出一个交代。

老皇帝没想到一个六品员外郎的女眷状告江南官员引起这么大的波澜。原本只是叫大理寺小范围去查,想着大事化了。结果被这帮激愤的读书人给拱火的越演越烈,烧得他坐立难安。

当下不敢敷衍,方举大理寺之力,彻查此事。

也因着这事儿闹得曼曾风雨,沸沸扬扬的掀起了浪潮,将近来风头正盛的选秀给盖了下去。朝廷这时候哪里还想得起选秀,为彰显爱国爱民,愣是将选秀拖到了五月中旬。

这正是因为这般,给了柳家喘息之机。

柳韦涛在一次早朝结束后,终于在宣武门堵到了已经被任命为六品翰林修撰的顾斐。

有道是,非翰林不入内阁。只有翰林出身的官员,将来才有机会进入内阁。

顾斐这一入仕便是翰林修撰,身份自然清贵不可言。柳韦涛如今看他是越看越满意,再没有比顾斐更合适的女婿了。别说柳家盯紧了这金榜三甲,满京城盯着这三个青年才俊的不知多少。但柳韦涛自认柳家最有牌面,势在必得。

“柳大人。”顾斐远远看到柳韦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