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iaoshuo199.com

第178节(2 / 3)

加入书签

童莫名其妙:“少爷,你这么喜欢四书五经的吗?咱们家何止一套啊?”

许家估计能有个十套八套的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指“四书”与“五经”的合称。

四书之名始于宋朝,而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分别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刊。

宋朝的时候,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

值得注意的是,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本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

可是到了本朝的时候,后人因为《大学》《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刻写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前年通行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顺序。

且由于朱熹注释的《四书》既融会了前人的学说,又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切于世用;又由于以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地位的日益上升,所以,朱熹死后,朝廷便将他所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到元代延佑年间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注《四书》之内。明朝的时候,除了回复宋制之外,有一些规矩也沿袭元朝,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题目也都是出自朱注的《四书》。

《四书》不仅是儒学经典,还是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书。

而每个人对这些内容的深入理解都不同,故而全看授课的老师、以及个人的理解,甚至是某些翰林的注解,最主要的是,翰林大学士的注解,很多时候,就是关系到下一科会试的内容。

温润这么说,是给许攸一个机会。

“你不懂!”许攸回到自己的房间,洗手焚香过后,才拿出来那些书籍:“这些才是无价之宝,以咱们家的人脉关系,哪怕是加上少奶奶家的也搞不到这些,也就那几位吧。”

许攸没细说,可是他心里清楚。

这东西,温润是用不到的,他能留下这些,是为了自己。

因为温润不用去会试,可是他许攸不行,他许攸是要去京城会试的!

书童是不太明白这些东西,但是他默默地伺候自己的少爷。

许攸很快写了一封信回去,告诉父母和妻子,自己在温润这里看到了好东西,一整套现任翰林大学士亲自批注的四书五经,无价之宝!

他要在这里避暑兼读书,这几个月就不回去了,等到立秋再回去过中秋节。

本以为自己说的很清楚了,结果信是送去了,可是第二天,送信的人回来了,送信的是他的长随。

长随是回来了,可不是一个人回来的,他还带了俩人。

一个是他母亲身边的大丫鬟,叫香莲。

一个是他妻子身边的大丫鬟,叫睡莲。

两朵“莲花”对着他盈盈一拜,声音娇滴滴:“给爷请安。”

因为他成亲了,家里管许老爷叫老爷,管他就叫“爷”了。

等他孩子出生,就该是“少爷”啦!

把个许攸气的都说不出话来了。

温润倒是跑过来看新奇,他还没见过大户人家的通房大丫鬟长啥样呢。

过来一看,顿时羡慕坏了。

这两位大丫鬟,长得那叫一个千娇百媚呀,身材像是熟透了的水蜜桃,凹凸有致不说,那种小心翼翼的任人采集的样子,十分勾引人。

另外就是这俩大丫鬟还各自带了两个包袱过来,且两个女孩子,看着许攸的眼神都带着绵绵的情谊。

也是,许攸如今也是举人了,又是许家的大少爷,妥妥的小金龟婿一枚啊。

再说,她们俩能来,肯定是老夫人跟少夫人准了的,只要伺候好了这位,再怀个一男半女的,就能在许家当个二主子了。

可是许攸却非常不高兴:“你们来干什么?”

“老夫人跟少夫人觉得您身边需要人伺候……。”两个人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了自己主子的意思。

“难道王家这里还少了丫鬟不成?”许攸摆了摆手:“送回去。”

长随傻眼了,温润农民揣,看热闹。

“求您了,不要送回去,主子们会打死我们的!”两个千娇百媚的大丫鬟跪地上磕头:“就伺候您端茶倒水,洗衣叠被。”

要说这香莲也就比许攸小几岁而已,算是一起长大的那种,大着胆子伸手去拉许攸的衣角:“求您了,老夫人要是知道奴婢来了就走,会生气的。”

岂止啊?老夫人说不定从此就不搭理她了。

香莲可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到了这个机会,一旦伺候了大少爷,后半辈子就有靠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