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iaoshuo199.com

第1042章(1 / 2)

加入书签

幸好,那登徒子才刚撕了那女子的衫,还没能成事,林琅拿下了登徒子之后,便用披风盖住女孩,带回了匡扶司。

一路,她对女子保护极好,没让她露脸,而且一直安抚着她的情绪。

回到匡扶司的时候,锦书刚好在,叫辛夷给她处理了一下伤势,都是反抗时候造成的皮肉伤,脸被打了几巴掌,肿起来了。

姑娘被吓怕了,一直哭,林琅全程握住她的手安抚。

女子名节很重要,林琅对锦书说:“总司,不如我亲自去她家中一趟,跟她父母说一声,等脸消了肿才回去,这样四邻八舍就不会起疑心。”

锦书道:“就依你说的去办。”

锦书也知道,即便北州民风比较开放,但这样的事情如果被人知道,这姑娘的名声就毁了。

在这个时代,名声毁了,这辈子也就毁了。

现在送回去,也不可能避过左邻右舍,普通百姓的房子都是挨着的,矮矮的一间,说话大点声隔壁家都能听到,根本做不到不被任何人发现地送她回去。

大晚上的更不妥,晚上寂静,有什么动静也休想瞒过其他人,尤其经历了这样的事情,她回想起来肯定会哭,这一哭,邻居街坊的肯定会听到。

徽国太后

于是,林琅便去了一趟这姑娘的家中。

姑娘姓方,家中有六个兄弟姐妹,日子过得不怎么好,但去年及笄的时候就议亲了。

所以林琅去的时候,便对方姑娘的父母说,要留方姑娘在府衙的后衙里帮厨几日,会按日结算工钱。

这件事情,林琅连方姑娘的父母都瞒住了,日后方姑娘要不要与他们说,那就是方姑娘的事。

听得女儿是去衙门帮厨,方父方母自然高兴,也十分放心。

安抚了方姑娘的情绪,几天之后林琅亲自把她送了回去,因是做过心里疏导,加上她已经定亲,知道这件事情说出去对自己百害无一利,所以她就没说。

不过,完全不妨碍对那位恶徒的惩处,因为匡正司是独立的,只需要向刑部交代,所以这案子前后始末就由林琅来书写,递交刑部。

这是对刑部有一个交代,留个底,但如何处置,是北州的事,是匡正司的事。

临儿初初去匡正司,只是为了应付长姐,开始几天确实也没什么事可以做,她有些怀疑,长姐做这些事情,到底有没有意义。

直到方姑娘被救,那登徒子入狱,她才知道这事意义非凡,至少对女子来说,真的是很重要很重要。

如果巡查队去晚了,方姑娘就被那登徒子污辱了,方姑娘这一辈子就毁了,夫家不可能要她,她还有活路吗?

她才知道,打着纠正风气的名头,长姐是真真正正要为女子做些实事。

她也跟紫衣了解过,北州确实是一个比较野蛮复杂的地方,很多人枉顾国法,而且这里不设宵禁,女子肯定会害怕的。

北州属于边城,要大肆发展,宵禁是不实际的,因为来往客商多,千里迢迢赶路,未必就是一定白天能到,客栈餐饮等生意要繁华,光靠本地人不行,还要靠这些外地客商。

因为,他们出门在外,又经过长途跋涉,舍得吃上一口热乎饭,也舍得花钱去吃酒。

自然,这也会带来治安混乱的问题,所以除了纠风队,蓝衫卫,黑狼队,青鞘队也要加入巡逻。

顽固娇宠了许久,如今也要带黑狼巡逻。

它们是穿着特制的袄子,是它们的制服,肚子部分用了袄子做底,铁质的肚兜在面,因为狼脆弱的地方是腹部。

这边城高手多,总得给黑狼队做些预防措施。

狼群负责晚上的巡逻,顽固带队,当然也有人两个人跟着,不然拿了贼人,黑狼拖回去,大有可能会咬死。

不过,锦书很快就发现,小报在这里行不通。

因为,识字的人实在太少太少了,很多普通百姓也根本不想看什么小报,反正有什么大事,说书先生会讲,以口相传,消息也可以蔓延得很快。

至于八卦消息,他们是不想看的,三餐都没能温饱,看什么八卦呢?

所以,以小报宣传这条路,似乎走不通了。

教育,还是要走教育。

北州也有学政,有书院,但能上书院的人少之又少,普通百姓怎么会愿意花钱去上学呢?

不仅仅是花钱,而且还浪费时间,有这功夫上学,不如多上山去伐木,去做雕工,去当学徒,哪怕当小工,又或者去地里刨点东西卖钱,不比读书好啊?

朝中的文官清流,其实都是有派别的,北州在朝当官的人,几乎没有,易丞相也不是北州人,他是从儋州调到北州,然后从北州回到京城的。

所以,在北州人眼里,读书然后考科举当官的观念是不存在的,那是一条很难走的路,要考出去,祖坟起码要冒三天三夜的青烟。

所以,过好眼前生活,是北州人一致的观念。

这个问题,少渊和两位先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