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iaoshuo199.com

第225节(3 / 3)

加入书签

?”

近几年,有不少外地老板到西南采购枸杞,松茸这类珍贵的菌子,还有老板来这里碰运气,想收野生人参,没有一个人注意到柑子。

杨菱湖听了林北的话,下意识多打量林北几眼,哼笑说:“别人来西南,只惦记着西南产的野生药材和珍贵菌子,你倒是不同。”

外地人来西南收购这些东西,欺负山沟沟里的山民与外界隔绝,不知道这些东西行情,低价收购走,山民还感恩戴德,杨菱湖真心希望这些外地人别来。

“我就是一个普通人,眼睛只能发现普普通通的东西。”林北没有谦虚,他真的分辨不了药材、人参真假,这些东西放到他眼前,只会被他当成野草,就算他看见了松茸,也会被他当做普通的野生蘑菇。

杨菱湖不由又打量林北几眼:“你收六七成熟的柑子,到了淮市,基本九成熟,口感不及在树上长熟的柑子,不过这也没办法。”

林北跟杨菱湖道谢,要请他吃饭,杨菱湖说自己有事忙,下次再一起吃饭。

林北三人回到澡堂,大家洗好澡了,在澡堂门口等他。

林北带领大家到汽车站,包了两辆大巴车,大巴车把他们送到后齐。

到了后齐,其他人跟着林北找个招待所住下,冯援朝四人背着背篼,从后齐猪肉铺割了几斤肉,兴高采烈回家。

林北在招待所睡了一觉,傍晚,他带人出门吃饭。

林北爱到人聚集的地方,吃过了饭,其他人回招待所一楼看电视,林北带几个人闲逛,哪儿人多,他就往哪里凑,津津有味听他们唠家常。

第二天清晨,林北拎着暖瓶下楼打热水,看到了冯援朝,冯援朝趴柜台上边跟招待员唠嗑边嗑瓜子。冯援朝也注意到他,放下瓜子,朝林北走去,笑着说:“老板,我帮您打水。”

林北说:“不用,我自己打。”

“水没开,你等一下。”招待员拿掉炉子上的火盖。

林北把暖瓶放柜台上,问冯援朝:“你什么时候到的?”

“天还没亮,他就来了。”招待员替冯援朝回答。

冯援朝不好意思笑:“我在家里睡不着,躺着难受,索性不睡了,过来找您。”

“你对后齐熟吗?”林北问。

招待员再一次抢答:“老板,我叫阿杰,后齐我熟,等会有人过来和我交班,你想去哪,我都可以带你逛。”

冯援朝问他:“你不要补觉吗?”

“不用,我不困。”阿杰是一个蒙古族小伙,在这里当了好多年招待员,接触来来往往老板,他还是有点见识的。有把握他给林北当向导,林北不会让他吃亏。

冯援朝嘟囔:“你要好好给我们老板当向导,不准耍滑头。”

阿杰白了他一眼,这位老板带了这么多人,他敢耍滑头吗?

林北订了阿杰给他当向导。他灌了一壶水,拎着暖瓶上楼,冯援朝跟着他上了楼。

林北给自己倒了一杯开水,冯援朝关上门,凑到林北身边说:“我大姐大姐夫跑隔壁县收腊肉腊肠,还没回来,大概两三天后回来,咱们急着离开吗?如果急着离开,我爹去喊大姐他们回来。”

193

“不用特意去喊他们。”林北从兜里掏出一包盐, 用纸张包裹的,他捏了一小揪盐放水里,把盐包好放兜里, 拿筷子搅拌搅拌。林北把洗漱用品放盆里, 端起盆, 从冯援朝身边经过,偏头问他, “在西南, 除了后齐、九襄, 你还去过其他地方吗?”

“没。”冯援朝摇头。

“我昨晚研究了一下地图,发现泸定县离九襄挺近的。你回去跟你爹说让你大姐大姐夫按照自己的节奏收腊货, 明天早上喊上你二姐、二姐夫、冯一响到这里集合, 咱们先去九襄订果园,再去泸定县看泸定桥。”林北在地图上看到泸定县, 第一反应就是泸定桥。一道浑厚的声音在耳畔骤起,声音抑扬顿挫、铿锵有力, “飞夺泸定桥”这段评书跟随老人的声音在眼前铺开。已经过去了几十年, 林北惊诧他居然还能记得评书内容和老人的声音。

说起评书,就不得不提知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